『温故知新』工业互联网平台从何而来,又该如何落地生根!发表时间:2021-05-28 13:33 网络中提到,工业互联网是链接工业全系统、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支撑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是互联网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拓展的核心载体。 根据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给出的定义,从宏观层面看,工业互联网通过工业经济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支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不断催生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重塑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技术层面看,工业互联网是新型网络、先进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的新型工业数字化系统,它广泛连接人、机、物等各类生产要素,构建支撑海量工业数据管理、建模与分析的数字化平台,提供端到端的安全保障,以此驱动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引发制造模式、服务模式与商业模式的创新变革。 从德国的角度来看,“工业互联网”的定义来自物联网创新联盟。“物联网”和“IoT”是一种能够连接嵌有电子、软件、传感器、执行器和网络连接的物理对象、设备、车辆、建筑物以及其他物体,并使得这些不同对象能够收集和交换数据的网络。不难看出,这个定义更像是针对工业物联网,而真正的工业互联网几乎是涵盖了工业物联网成分。 在对工业互联网的内涵理解上,赛迪研究院和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提出了“三全”的思路: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这也是当前广为认可的内涵。 智能研究院院长赵敏、北京兰光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铎先在《工业互联网:高歌猛进为哪般?》一文中,对工业互联网做了最新的诠释:“工业互联网不是工业的互联网,也不是互联网的工业,更不是社交、消费互联网在工业的应用,而是工业要素按照工业逻辑、工业网络结构互联的网。这是区分工业互联网和常规互联网最简洁而深刻的解读。此外金蝶软件助理总裁赵亮也提出工业互联网是中小微企业的保护伞。 在我们看来,工业互联网就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帮手和工具,不应跳出企业转型发展的规律,违背企业的真实意愿。 一般认为工业互联网的三大体系是网络、平台和安全,其中“网络”是实现各类工业生产要素泛在深度互联的基础;“平台”是工业全要素链接的枢纽,下连设备,上接应用,是核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是工业互联网健康发展的保障。
![]() 《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2017)》指出,工业互联网平台是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构建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的工业云平台。包括边缘层、平台层(工业PaaS)、应用层三大核心层级。在具体定位上,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传统工业云平台的延伸发展,是新工业体系的“操作系统”,是资源集聚共享的有效载体,是打造制造企业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抓手。这里不难看出,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一种新型的工业云平台,是传统云平台结合时代需要发展后的结果。
![]() 近年来,从工信部到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建云),极力促成制造企业上云、用云,然而效果不甚理想。具体表现为:平台数量很多,但使用者认可的平台寥寥无几;上云容易,用云很难,服务内容屈指可数,服务质量一言难尽;用云容易,收费很难等等。那究竟该如何统筹建云、上云、用云的关系呢? 建设者直接关注的是建云、上云、收费,使用者关注的是上云、用云、付费,这其中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需要警惕的是不能盲目建云,也不能赶鸭子上架式的上云、用云。建云的目的是通过用云来解决问题,所以建设者需要从用云的角度(具体需求)出发考虑如何建云,先提供怎样的服务,再做到如何优化,云平台建设到了什么阶段才能真正满足企业上云的条件。云平台的建设只是起点,平台的运营和服务才是重头戏,服务为王,服务为赢才能真正扩大平台上的客户群体。 对于注塑企业这些使用者而言,上云、用云需要想清楚以下几个问题:(1)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的基本需求是什么;(2)本地部署式的服务能否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3)希望通过上云解决什么问题;(4)企业自身是否满足上云的条件;(5)数据上云、业务上云的同时,需要的服务能否下云;(6)云上的服务与本地部署(本地数据中心)的服务内容、服务效率、服务的性价比有何差别,有何优势;(7)上云后的风险该如何回避。当然对于建设者而言,需要帮助使用者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才算真正打通建云-上云-用云这条主线。
从短期看,工业互联网平台一定会经历大规模的建云、大力度上云、用云,经过市场洗牌以后,有的平台会退出,有的会被兼并,真正优秀的平台将会脱颖而出。 从长期看,注塑产业会朝着集群发展,这个过程中一定需要真正的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来赋能,根据行业现状分析,未来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主要是两种形式,即大企业牵头形成的产业链级(或供应链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中小企业为主体的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考虑到供需关系,近10年的时间里会逐渐从初级的建设生态成长为高度系统的建设集群,简单来说一个平台的建设不会单纯依靠两三个单位,而是靠几个骨干单位牵头,若干个单位和个体组成的共同体(建设者生态圈)。 当下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建设模式、商业模式等还未真正走通,更多精彩内容可以参与2021中国国际注塑产业智能化高峰论坛,与诸位大神共同探讨! |